二维码
企业供需库
您所在的位置:企业供需库>企业黄页>浙江厂家>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学校:教学

普通会员

公司黄页

诚信档案

公司详情

公司简介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东海上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海般宽广博大的胸怀,浪花般敢于竞争的壮志,铸了海洋学院“宽厚·跨越”的蓝色文化。海深为蓝,梦遥为蓝,让我们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海洋事业而勇往直前!

学院计划从2013年开始招生,预计到2015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人,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规模达到300人左右;到2025年及以后,在校生规模稳定和达到4000人。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学在杭州与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鲜明特色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人才高地,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舟山市是全国唯二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意味着海洋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国家的第四个新区和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新区,面临着的发展机遇。

据介绍,为支持舟山发展海洋战略,此前浙江大学已先后与舟山签署了共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协议,成立了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和“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定位为学科型、研究型学院,建立以本科生培养为基础,涉海专业研究生培养为,并积极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个海洋学科学位点设置基本完备、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鲜明特色的浙江大学办学特区。按照“高起点,强辐射,可持续,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依托舟山海洋区位优势和浙江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把学院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教基地,学科综合实力水平居全国涉海高校前列,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世界的海洋学院。

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于2003年组建了海洋研究,在此基础上整合校内相关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于2009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简称海洋系)。海洋系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海洋学科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和支撑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响应地方重大需求,2012年12月,以现有海洋系为基础,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筹)正式成立。2013年6月,浙江大学正式发文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筹)更名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同时正式成立了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建立了5+4研究所,确立了二个学系的基本框架。

海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1人(在库人员),其中正职称人员19人、副职称人员2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机关党政管理人员25人。教师中有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3人、求是特聘教授1人、青年求是学者19人、浙江省“千人计划”6人、浙江省特级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1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宝钢教师奖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二、三层次培养人员8人、双聘两院院士2人。专任教师中包括海外博士在内,有52%以上为海外引进。

海洋学院现设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拥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1个为浙江省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工程硕士专业2个,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等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154人,工程硕士30余人,本科生294人。

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均已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海洋工程与技术(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共建)

海洋科学(与夏威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共建)

船舶与海洋工程(与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共建)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与美国爱荷华大学共建)

基本概况

海洋学院现下设9个研究所,拥有“一院一岛二”:海洋研究院(筹)、摘箬山科技示范岛、舟山海洋研究、浙江大学海洋研究,已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筹)1个,以及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能力建设平台,共建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实验室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实验室。

海洋科研特色

1、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设计研发高响应、大载荷海洋工程吊放装备、高灵敏度升沉补偿吊放装备和恒张力ROV甲板吊机等系统。同时开发与现代化造船工艺相适应的船舶自动化组装集成装备。

2、海洋地质、热液、油气等勘测

研究海底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及其对大洋成矿作用,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与成矿条件。海底热液、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海洋极端环境的探测与采样技术开发与应用。

3、船舶制造技术

“无余量”船舶设计与建造技术,包括船舶装配、舾装等。自主开发设计了船舶舾装装配工艺的自动生成系统,实现舾装预舾装的3D动态演示。

4、海洋立体观测技术

以海底观测网与海底移动观测为核心的海洋立体观测技术,为探索海洋提供全新平台。浙江大学摘箬山岛试验研究观测网(ZJU-ZRSExperimentalResearchObservatory,Z2ERO)将于2013年完成,届时将成为国内集成海底高压供电、实时数据获取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完整海底观测网络。研究海底观测网络的标准化技术,为我国即将大规模建设多个大型海底观测网络提供技术和依据。

5、近海及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对海洋动力环境的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尤其是对我国近海的关键海洋动力环境(如潮汐潮流、环流、物质输运等)进行数值模拟。

6、河口海岸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

采用数值模拟、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手段,研究河口海岸潮流泥沙运动、海床演变基本规律和近岸波浪运动及其输沙,预测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岸动力环境变化和泥沙冲淤,分析工程海域的海床稳定性,为河口海岸区港口码头、深水航道、围海造地、跨海桥梁、海底管线、海岸防护、海洋防灾减灾、近海养殖等工程建设的规划、可研、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7、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耦合及其环境的响应与反馈

海洋生源要素循环与环境变迁,人类活动、自然现象与海洋酸化、海洋碳循环和氮循环,自然流和人工上升流中的营养盐与生态系统以及环境的响应与反馈。

8、海洋装备的防腐/防污涂料

海洋结构物的腐蚀机理与防腐。金属结构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过程,失效机制,以及海洋生物、微生物介入金属腐蚀过程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开发防生物侵蚀、防化学侵蚀的复合涂料。

9、具有抗HIV潜伏、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

运用现代分析和生物学技术,从海洋动物或植物的共附生微生物、海底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中发现具有抗HIV潜伏、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南麂列岛来源的生物资源。

为实现海洋学院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海洋学科,海洋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学科与科研的合作,使学生既能享受到浙大综合性大学优质师资,又能享受海洋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专业特色培养,以“三引进”(引进国外课程体系、引进核心课程及教科书、引进外国教师)为国际化办学的主要手段,积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大力做好国外优质师资的引进工作,逐步推进全英文教学。

为了主动服务和支撑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推动浙江大学早日跻身世界大学行列,浙江大学积极探索校地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舟山市合作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2015年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将整体迁舟山。

浙大舟山校区位于舟山临城新区惠民桥区块,根据规划,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达16.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校区主要建筑有体育、图书馆、国际交流、海洋科学实验室与综合办公楼等,还有操纵性水池、消声水池、港航大厅、基础实验室平台等总计约5万方实验室面积,二期将建设400米长的高速拖曳水池。建设中的海洋学院(舟山校区)将是一个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并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绿色、生态型校园,建筑色彩在挖掘老校区建筑色彩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海洋文化的特色。
2012年3月27日,浙江省政府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列入2012年省建设项目
2012年6月10日,浙大与舟山市签订《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协议》
2012年10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大党委常委会决定组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成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2012年12月13日,浙大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筹)
2012年12月24日,浙大舟山校区校园基建正式开工
2014年9月前,主要建筑主体完工

计划2015年6月,校区交付浙大使用


公司相关信息

商铺地址: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商铺手机版: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手机版

企业类型 :

企业单位

经营模式:

生产商

您可能感兴趣的

(c)2012-2021 企业供需库 All Rights Reserved